1.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

汉中市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在原城固师范学校基础上改制设立的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24年,时称陕西省立第五师范。办学90多年来,先后为汉中基础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三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及建设人才。目前,学校一套机构、三个牌子,既办师范教育,又办中等职业教育,还承担全市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培训任务。2008年该校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4月,该校顺利通过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验收,获“优秀”格次;2012年5月该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三二连读”五年制高职试点学校;2013年7月该校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4年3月该校被市教育局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5月该校顺利通过陕西省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316工程验收,获学校办学和校长履职“双优秀”格次;2015年8月该校被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8月该校又被市政府授予提高教育质量“优秀学校”称号。

1.2规模和结构。

学校现有中高职全日制在校生1072人。2018年招生463人,其中五年制高职279人,中职172人,三年制幼师中专12人,比2017年招生人数相对持平,学校走出了职教招生低谷,学生年入学巩固率达90%以上。2018年三年制中师毕业12人,三年制中职毕业40人,对口升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大专学生147人。

1.3设施设备。

学校占地160亩,校园建筑面积43287平方米,其中:校园45亩,农场80亩,操场35亩。学校建有百兆主干校园网、多媒体、校园演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系统。学校建有实训工厂,拥有普通车床12台,普通铣床4台,数控车床4台,数控铣床1台,磨床3台,钻床4台;建成了钳工实训室、电子电工电力拖动实验室、小家电维修实训室、制冷制热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电子工艺装配室、两个多媒体教室、三个计算机教室、PLM数字化工厂体验中心设施设备37台套、安装PLC电工实训室和PCB电子装配工艺实训室3个前厂后校式的教学工厂。建有18个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57个。学校共有适用图书7.2万册、电子图书0.5万册。

1.4教师队伍。

该校在编教职工134人,有陕西省特级教师2人,“汉中名师”4人,省级教学能手6人,市级教学能手12人,研究生6人,研究生班结业21人。高级职称32名,占专任教师23.9%;中级职称45名,占专任教师33.6%;兼职教师7人,主要为中职实训课教师。学校现有“双师型”教师61人,占专任教师56%,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配套,基本能满足教学和实训的需要。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拓宽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内涵,确立了“先成人,再成才”的育人观,充分发挥教职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作用,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校会、班会、专题报告及校园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感恩、诚信、礼仪教育,让学生在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中陶冶情操,升华人格。

学校开齐开足德育课,加强法制教育和礼仪教育,在校生犯罪率为零;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93%,其中语文为95%、数学为90%、英语88%及德育99%;有序开展技能训练,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生中级工考核合格率达97%以上。学生参加2018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周倩茹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学校重视体育卫生工作,开齐、开足体育课、音乐课等,加强学生体质监控,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达87%;强化学籍管理,注重学业水平监控,学生毕业率达100%。

2.2就业质量。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今年该校共有中职毕业生40人,各专业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达100%。学生本地就业底薪达到1600元左右,主要在汉中当地公办和民办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就业率与以往比较基本持平,底薪有所提高。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

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力求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在专业设置上,该校不图多、只求精,力争办出特色。学校开办有模具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学前教育等专业。目前,机械加工技术已建成省级专业性实训基地、省级示范专业,模具制造技术已建成省级专业性实训基地,电子技术应用已建成省级示范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招聘为汉中市幼儿园教师,或者在当地民办幼儿园从教,为汉中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3.2质量保证。

学校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严格落实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等日常教学管理措施,严肃教风、学风、考风,促使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教务处每月通报教学人员考勤及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并报送办公室与绩效工资挂钩;严格执行《教师日志》填写制度,经常召开了学生代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征集教学意见。不定期抽查青年教师教案、上课情况及听课记录。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大力支持、选派教师参加省、市职业学校教学比赛活动。2018年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新秀:刘昕梅老师被评为第八届“汉中名师”,杨玉瑶、谈询获陕西省和汉中市“教学能手”荣誉称号,杨玉瑶老师获“汉中市2018年提高教育质量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侯永胜老师获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刘昕梅老师在省教学设计比赛中获三等奖。举行了近三年新进教师说课比赛,其中陈芳老师获一等奖,李凯、周倩茹老师获二等奖,王坤、宋双老师获三等奖。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3.3落实教师编制。

学校办学有充分的自主权,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年内招聘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3名专业课教师;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招聘3名专业课教师,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实行“订单式”“工学交替”“双证书制”等多种培养模式,学校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市如皋中等专业学校、无锡赛斯电子厂等学校、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并深入挖掘合作潜力,提高合作效益,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生实习就业后主要从事大中型外资企业的模具技术、机械加工、电子技术和生产管理以及学前教育等工作。

4.2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广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学生实习工作中,学校根据上级要求,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详细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签订顶岗实习三方协议书,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并选派优秀指导老师跟踪指导,学生本地实习率达到100%。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依托汉中职教集团,充分发挥中部职教联盟理事长的牵头作用。2017年10月下旬,南通市如皋中等专业学校赴该校考察访问期间,先后围绕各自的办学特色、内涵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招生就业等方面与该校进行了交流,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经验做法,并签订了汉通两地中等职业学校结对帮扶项目建设协议。协议内容包括:一、实训基地共享,该校于近期选派学生赴如皋中专进行短期培训;二、联合招生办学,对口单招学生赴如皋中专;三、领导、教师交流学习,选派学校领导及专业教师赴各一名,赴如皋中专交流学习。通过校际之间的深度沟通与合作,实现了两校专业的错位发展、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为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开展丰富多样创业教育活动,进行职业生涯成长规划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建立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强化就业创业管理,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就业学生管理的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对口就业率96%,本地就业率100%,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6%以上。

5.2社会服务。

该校紧紧围绕汉中市“三市”建设发展需要,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力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该校顺利完成了 “国培计划”(2018)——陕西省乡村幼儿园园长“三段式”培训项目和陕西省市级学科带头人“三段式”研修项目培训,2018年汉中市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2018年汉中市‘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项目”培训,累计培训各类教师1559余人次,为汉中市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5.3对口支援。

根据中、省、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指示精神,学校对口帮扶城固县二里镇东河村,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配齐配强驻村工作队,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中层领导担任第一书记,抽调2名精干力量担任队员,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1、积极稳固推进包扶村脱贫攻坚工作。一是扎实做好结对帮扶。全校共有113名教职工帮扶东河村164个贫困户,学校要求每个帮扶人每月至少一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进行帮扶。今年以来,学校党委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体帮扶人积极响应,利用无课时间或双休日到贫困户家中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指导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落实易地搬迁、医疗、教育等脱贫政策,人均入户走访帮扶10次。二是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在继续发展茶、种养业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今年驻村第一书记与蜂产品开发企业联系,开展“企业+贫困户”中蜂养殖项目,企业免费为东河村贫困户发放蜂箱350个,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同时因地制宜,依托东河村地理环境,建立千亩野生猕猴桃基地,带动50个贫困户脱贫。三是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学校文化旅游建设项目扶贫小组老师和志愿者赴东河村开展庆“六一”关爱留守儿童联欢活动,与孩子们一起表演节目、做游戏,还给孩子们带去节日礼物,温暖了每位孩童的心灵。经过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东河村的村容村貌、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为今年整村脱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大力开展教育扶贫。根据教育扶贫有关文件精神,学校成立了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教育扶贫工作,及时给该校建档立卡的85名学生每人发放了建档立卡一次性补助3000元;全校1072名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一二年级在校生还享受国家中职助学金40余万元;给全校学生发放2018至2019学年度生活补贴30余万元;给“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发放奖学金4万余元,用足用好国家教育脱贫政策,确保该校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6.政府履责

6.1经费。

学校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根据学校2018年部门预算,学校预算内拨款1157.4万元,并能及时到位,主要用于学校人员经费及日常运转等。2018年中职学生助学金拨款108.95万元,免学费财政拨款253.72万元。市财政局拨专项项目款520万元,主要用于学校专项业务及项目支出。

6.2政策措施。

汉中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 “十三五”规划,将职业教育列入政府对相关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重视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将职业教育学生入学率作为对各县区和初中学校的考核指标,学校招生基本有保障。

7.特色创新

7.1坚持内涵发展。

学校坚持内涵发展,坚持校本研修,各教研室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立足专业教研实际,科学制定了校本研修计划,确定了研修课题。各教研室先后组织了26次教学观摩活动,组织陕西省“教学能手”杨玉瑶老师开展优质课展示活动,通过相互评议、研讨、交流,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7.2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主任和各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高效课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学校的办学实际制定了《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了各教研室、任课教师、班主任的工作自责,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确保了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坚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通过与教师交流、研讨,在学生中调研走访,针对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原因,积极商讨对策,构建平等、互动、和谐、高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创新学习和实习实训教学方法,注重案例式、探究式、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推行“教、学、做”合一的互动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按照工艺流程安排学生互助实习,在实践中探索问题,掌握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有效地克服了“困堂”现象,提高了课堂效率。

7.3二课活动上水平。

2018年,学校举办了春季田径运动会、“庆五一”文艺演出、庆“六·一”书画展、钢琴弹唱比赛等活动;语文教研室坚持每月1次文学讲座和文学名著欣赏活动,并编印了5期《太阳地》文学刊物;音乐舞蹈教研室坚持对学生合唱团、乐队等兴趣小组训练等活动。同学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发现了自我价值,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个性的良好发展。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8.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是加强领导,学校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学习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学习活动;二是学校党委积极筹措资金,要求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将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记录、有心得体会、有学以致用的行动,切实将学习活动和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三是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就学校以及党员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专题党课辅导并提出具体要求。通过学习,党员干部和全体教职工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微信群、QQ群、宣传条幅、学习园地等多渠道、深层次旗帜鲜明地向全校师生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推进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五是学用结合凸显学习成效。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程紧密结合,并落实到教学、管理、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中。全体教职工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工作以及学校实际思考问题,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在冲刺省、市技能大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等工作中勇担重责,主动作为,切实把在学习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做到政治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工作两不误、双促进。

8.2扎实推进“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程。

根据市委“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程安排部署,学校党委主动提高政治站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响应,通过聚焦“为什么入党”“做合格党员”“如何加强纪律规矩约束”“如何学以致用”四个关键环节,积极参加“三必读三必写”“五个一”“五查五看”和集中警示教育活动,顺利完成了各阶段的任务,做到了规定动作扎实到位,自选动作创新有效,得到了市委第四督导组和市教育局党组的充分肯定。全校党员普遍受到一次政治大教育,思想大洗礼,党性大塑造,初心使命更加清晰,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任媛媛同志还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程优秀工作者。

8.3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不忘初心。

为进一步巩固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弘扬主旋律,汲取新时代发展的力量源泉,党委组织全体党员于七月初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三天时间里,全体党员走进梁家河,实地感受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参观了枣园、王家坪、杨家岭等革命旧址,重温了中国共产党人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史,进一步深刻领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延安精神内涵。

8.4抓好党员队伍管理。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健全组织生活,使党员的党性教育、作风教育经常化、规范化,确保每名党员自觉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了科学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党支部和党员考核机制,把党员考核评价作为规范党员教育,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抓细抓实。给各支部配齐了纪律检查委员,定期对学校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

8.5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学校党委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意见》,定期分析研判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状况,及时纠正干部队伍当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和苗头。二是充实和完善了学校纪委班子,各党支部配备了纪检委员,进一步明确了纪检委员的岗位职责,增强责任意识、纪律意识,把监督执纪问责抓细抓实。三是进一步修订了《党委议事规则》《纪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实施办法》《关于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办法》《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教师职称评审晋级暂行规定》《公车管理使用制度》《公务接待制度》等,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紧紧抓住中层以上领导“关键少数”,强化个人重大事项向学校党委、纪委、市教育局纪检组和市纪委报告备案,狠抓源头预防,坚持抓早抓小,对违规违纪行为落实约谈和提醒谈话等监督管理制度,切实把纪律挺在前面。五是落实带好队伍责任。定期约谈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督促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做到重大问题共同研究,提思路,定措施,抓落实,不断提高管理层办学治校的能力。六是积极支持纪委落实“三转”,让纪委聚焦中心、干好主业,更好地落实监督责任。学校党委经常和纪委研究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强化纪委在干部任用、教师职称职务晋升、评优树模、资金使用、项目招标、学生资助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多年来,学校党员干部和教职工没有违反党纪党规和违法乱纪行为发生。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9.1 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该校是市教育局直属中专学校,每个县区都办有职教中心,该校春秋两季招生经常面临地方保护主义,个别县区对该校招生表面支持,实际抵制,导致该校在个别县区无法招生,学校招生渠道不通畅。二是学校现有硬件设施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的需要,这使得专业课程在理论与教学的安排上衔接不够顺畅。三是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资源开发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师资队伍建设开放程度不够。教师接受省市级以上培训的比例较小,尤其是接受高规格、高层次培训的机会较少,制约了教师对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的掌握。

9.2 改进措施。

一是要适当控制普通高中招生数量,不断规范招生秩序,实现汉中职教集团内各学校专业错位发展,资源共享。二是积极争跑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三是加强实训基地和教研室建设,推进专业备课组集体备课工作,不断拓宽教学资源开发的渠道,强化教学资源开发团队的建设。四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为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搭建更多的平台,制定更科学的考核激励措施,让更多的教师有参加高层次高规格培训的机会。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