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金钱油塔哪家_三原塔_魔塔三原塔

文峰木塔,位于县城东南五公里的安乐乡中王堡,故亦名中王木塔,建成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清康熙十二年(1673)、十九年(169)及民国二十九年(1940)多次重修,1957年公布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时任工部尚书温纯倡议建塔之事“大夫士庶咸举手相庆”。据传,三原城内清河上的龙桥万历三十年(1602)竣工后,架木、楦木甚多,因之王恕动议建木塔寺。动工之初规划十分宏伟,准备建七层木塔,八楹大殿,前后左右的伽蓝殿、天王殿、两廊及藏经阁等建筑都在计划之列,时有许雒廷上书朝廷,称此事有“佞佛之疑”。故而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草草竣工,塔仅修了三层,大殿仅建了四楹,其余工程全部停建。

为什么建塔于县城东南方位?据清康熙十九年《重修文峰寺大殿记》记载,“吾邑创寺建塔于东南隅者,从形而言也。”三原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必须在东南方起峰,才能使文风兴盛,“鼎甲宰辅可递出,民物亦大富庶。辗转谋略,只有在东南方“设浮屠以应之”,补地形之不足。

关于木塔命名,还有一段风雅的传说。明万历十九年(1591)泾阳县建崇文塔,塔名含意是“倡导学童努力向学”,崇尚文化、文明、文雅等。三原自古学风极盛,文人名士辈出,所以在木塔命名上仍定位于“文”,他们心高气盛,在“文”的目标取向上要高人筹,要年达到“文”的峰,即登峰造极:在命名上胜人一筹,名日“文峰塔”。

三原塔_魔塔三原塔_三原金钱油塔哪家

明代末年战乱频繁,文峰寺经历了七十余年的风雨侵蚀、战火洗劫,“梁栋焚于绿林,砖石毁于樵牧”,墙宇坍塌,几归乌有。清康熙十二年(1674)夏,和尚如幻邀集贤达筹集金钱,对木塔及大殿进行了重修,使文峰木塔重现了昔日的风。

三原塔_三原金钱油塔哪家_魔塔三原塔

文峰木塔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全木质结构佛塔,严格意义上应属风水塔的范畴。塔高三层,飞檐挑角,玲珑秀丽,六角攒顶四重檐,通高约20米。砖石砌筑六角形塔基,底边长13米,高4米。塔身自地至顶用6根通柱,底层木柱包砌在墙内,四周回廊构成下檐。塔身每面辟格子窗,檐角高翘上系风铃,六角攒尖顶,置宝瓶式塔刹。塔台与大殿之间以拱桥相连,为登塔通道,底层西北方向设门,塔内置扶梯,拾级而上可达二、三层。登塔远眺,阡陌交错,远山如黛,田园景色赏心悦目。塔园内古槐葱郁,垂柳婆娑,玲珑隽秀木塔掩于翠绿之中,格外幽雅。园内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四时生香,黄鹂鸣于绿荫,蜂蝶舞于花际,游人流连往返,特别是每年九月九,重阳赏菊者纷至沓来,人人心旷神怡,文峰塔更显英姿焕发。

三原塔_三原金钱油塔哪家_魔塔三原塔

岁月沧桑,年代更叠,原寺内的佛殿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仅余基台供后人凭吊,但文峰木塔在仁人志士的保护下仍屹立于县城的东南。1981年,对木塔进行了全面修葺,并将县城文庙的木牌坊迁建于园内,与木塔相映生辉,使塔寺更加壮丽。

三原塔_魔塔三原塔_三原金钱油塔哪家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