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睡幻觉”
无数外星人目击记录中,有个最显著的特征:这些经历都发生在目击者意识遭到明显改变的状态下,而且目击地通常明显远离尘嚣。咱们来细看一下证据。之前曾提到,1947年8月发生的一起早期外星人目击事件,吸引了联邦调查局的注意,当事人为洛杉矶的一位琼斯先生。琼斯的故事里说,当天上午约10时许,他到山间远足,正躺在地面上时,观察到大约一个半街区的距离之外,停着一个绿莹莹的大型金属物体,泛着银色的光泽。那之后,琼斯就几乎换上了外星人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迅猛增长的原子技术感到担忧。
1950年3月28日,塞缪尔·伊顿·汤普森在华盛顿州树林里与多名外星人相遇的故事,发生在他感觉疲惫、需要稍事休息的时候。而1952年一个凌晨,杜鲁门·贝休伦与身段火辣的奥拉·芮恩斯船长的相遇,也发生在他停车于摩门平顶山上,决定“打个小盹”的时刻。
心存疑虑的人可能会提出,琼斯、伊顿和贝休伦只是睡着后做了栩栩如生的梦,梦境中感觉遇上了UFO。这种想法并非无凭无据:19世纪初,法国学者阿尔弗雷德·莫瑞就发明了“临睡幻觉”一词。然而,远在莫瑞提出这个术语之前,它就已经存在:这种奇妙状态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在英国伊丽莎白时期一位术士、占星家兼植物学家西蒙·福曼的著作中曾经出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吉罗拉莫·卡尔达诺的文字作品中也有提及。
那么,说完这些之后,咱们来看看究竟什么是“临睡幻觉”。
大致说来,这个词描述了介于清醒和睡眠之间的阶段——属于睡眠过程的一部分,可能会充满广泛而丰富多样的感官体验。譬如,曾有处于临睡幻觉状态的人说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从细微得听不清的低语到狂野的呼号。还有一些人听到胡乱的只言片语——大多意义模糊,偶尔包含一些小说里才会出现的罕见名字(可以说,有的就像是“宇宙兄弟”使用的姓名),另有些人看见飘在空中的头,或者在卧室里看见有血有肉的实体。经历临睡幻觉的人们还较多提到嗡嗡声、咆哮声、嘶嘶声、呼啸声、蜂鸣声等等。
如果说,有些接触外星人的故事出自临睡幻觉,也并非不可能——要记住,杜鲁门·贝休伦被“咕哝声”吵醒后,睡眼惺忪,才有了在摩门平顶山上的经历,那正是临睡幻觉的一个典型特征。但和目击者之谜许多别的疑问一样,我们在这个方面也不能下定论。
咱们首先把注意力放在巨岩的乔治·凡·塔瑟尔及其融合器的事上。资历很深的外星人目击者罗伯特·肖特指出,他于1953年拜访巨岩时,首次与凡·塔瑟尔一道接触到所谓的外星实体,却并未使用高能望远镜扫描星空。相反,事情以一种迥然不同的方式发端,夜幕降临,接触进程开始时,凡·塔瑟尔夫人告诉肖特:“我们通过吟唱提升共鸣。”
当然,冥想是凡·塔瑟尔与“宇宙兄弟”之间交流的重要步骤,他对此毫不避讳。肖特说,吟唱完成之后,“乔治·凡·塔瑟尔开始说话,但那时发生了更奇怪的事,他的声音突然变了……变得更低沉,语调平淡。借他之口讲话的,自称是太空人!”
这一过程被称为神交,属于变动意识状态的一种,参与者进入神游状态。他们讲的或是智慧珠玑,或给人以精神安慰,或是满口胡言。研究员肖恩·德芙妮一五一十地记录下了乔治·亨特·威廉森与外星人接触的情景。她引用在场见证人的话说道:“威廉森开始神交之后,真正发生了难以名状的情况。他开始用几种不同的声音说话,一个接一个。”
除了临睡幻觉、冥想、神交等解释之外,或许二甲基色胺(或称DMT)也能为外星人接触的说法提供一部分答案……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